|
一、塑炼定义: 塑炼:借助机械功或热能使橡胶软化为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均匀物的工艺过程称之为塑炼。 塑炼胶:指经过塑炼获得一定可塑性的胶料。 可塑性:指橡胶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橡胶仍能保持其形变的能力。 二、塑炼的意义及目的 1、使生胶的可塑性增大,以利混炼时配合剂的混入和均匀分散; 2、改善胶料的流动性,便于压延、压出操作,使胶坯形状和尺寸稳定; 3、增大胶料粘着性,方便成型操作; 4、提高胶料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便于制造胶浆,并降低胶浆粘度使之易于渗入纤维孔眼,增加附着力; 5、改善胶料的充模性,使模型制品的花纹饱满清晰; 6、改善橡胶的共混性,利于不同黏度的生胶均匀混合 三、塑炼的目的: 答:减小弹性,提高可塑性;降低粘度,改善流动性;提高胶料溶解性和成型粘着性;(生胶塑炼的目的是生胶获得适宜的可塑性,以满足加工需要。) 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 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 四、影响橡胶分子链断裂的因素: 1、机械力作用2、氧作用3、温度作用4、塑解剂作用5、静电作用 五、可塑性测试方法:压缩法(包括威廉式和华莱式法)、门尼粘度法、压出法 六、生胶塑炼工艺:准备工序I\塑炼工序II\可塑性检测工序III 1.准备工序I目的:为了便与加工,以获得高质量的塑炼胶 2.准备工序I包括:烘胶、切胶、破胶 3.准备工序I方法:开炼机塑炼、密炼机塑炼、螺杆塑炼机塑炼 几种常用橡胶的塑炼特性 1.NR NR比较容易进行塑炼,品种不同塑炼特性不同。 烟片胶初始门尼粘度较高(一般在95~120之间),必须进行塑炼加工才能获得适当的可塑性。SMR系列的NR其初始门尼粘度较低(一般在40~75之间),一般不需要塑炼。 NR用开炼机塑炼,通常采用低温(40~50℃),薄通塑炼效果好。用密炼机塑炼时,温度宜在155℃以下。 NR塑炼时,常加入化学塑解剂来提高塑炼效果。 2.SBR(丁苯橡胶) 软SBR的初始门尼粘度一般在54~64之间,不需进行塑炼。 SBR采用机械塑炼效果不大,比较有效的方法时采用高温塑炼法,以130~140℃温度最好,温度过高易生成凝胶。 3.BR (顺丁橡胶) BR一般不需要进行塑炼。 4.CR (氯丁橡胶) CR的初始门尼粘度都较低,一般不需要进行塑炼。但在储存过程中其可塑性会下降,因此CR仍需经过塑炼加工,才能获得所要求的可塑性。 CR宜采用开炼机进行塑炼,低温薄通塑炼效果最好。 5.IIR (丁基橡胶) 门尼粘度在38~75之间的品种一般不需要塑炼。 IIR采用机械塑炼效果不大,但用密炼机在120℃以上,并且加入塑解剂进行高温塑炼则可取得较好的塑炼效果。 6.NBR (丁腈橡胶) NBR的塑炼应采用开炼机在低温(40℃以下)、小辊距(1mm左右)、低容量(约为NR容量的1/2~1/3)。一般不宜用开炼机进行塑炼,NBR很易生成凝胶。 上壹篇橡胶机械合作下壹篇为什么要进行橡胶的二次硫化? |